中医心理脉象脉案

17

中医心理脉象脉案

脉案是中医心理脉诊的真实记录,它反映了整个心理诊断的思考过程,记载了心理脉诊的内容和结论,它是实现医患之间心理交流和进行心理诊断的重要环节。同时,心理脉象的脉案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模式,一种借鉴,一种历史的纪录。通过对心理脉案的观察分析,使我们能够对心理脉诊过程中的相关程序及医疗模式,及其推理方法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由于心理脉诊中涉及了很多个人的隐私问题,为了尊重和保护个人权益,我们在脉案的论述中隐去对方的姓名,其中不包含任何针对某个原型的成分,这里仅仅作为教学的模式加以介绍,着重脉诊过程的论述,分析脉象形态和推理过程,讲述思考方法。脉案中有些关于背景的介绍,均是在作出诊断后由被诊者陈述的,可以作为判断正误的佐证。
另外,在诊断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对疾病的判断,由于本文着重于心理脉诊,对病脉部分疏于解释。有时不讲病脉形态,只讲病脉结论,或做一些简单的介绍,以免和病脉混淆。
例一、某女士,外籍华人,著名社会活动家。
脉象介绍:初诊时,患者由一女士陪同,说一口标准的官话。她举止文雅,待人友善,以胃口不好和失眠就诊。由于她用的是化名,故当时并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与背景。
在进行正常的病脉诊断之后,她右尺的脉管形态引起了我的注意。血管在挺直之中略显粗隆,脉壁张力略大,稍有结节感。脉管内血流充实而稳定,无明显振动杂波。奇特的是脉管周围组织振动觉异常清冷,与脉壁毫无交融之态。
脉象分析:该女士血管挺直,血流充实、稳定,构成自主独立性格及有所作为的基本脉象形态。患者血管脉流的充实而稳定。无异常杂波,标志着当前心理与生活环境的稳定。脉管充实而脉壁张力略大,是某种心理负荷造成的压力;而无异常杂波,标志着目前这种压力并没有形成明显心理上的波动,因为任何心理的波动都会引起脉象成分杂波的增多。脉管略显粗隆,稍有结节感。反映了过去曾经有过挫折和压力的痕迹。脉管周围组织振动觉的异常清冷,和周围无交融之势,显示了内心心理的闭塞状态。从心理上不能达到和周围环境很好的交流。
患者说她刚从×国归来.还要有其它活动,希望检查和调整一下身体。我给她作了如下分析:“你一般身体情况还好。从脉象上看,有点胃寒的征兆,要少吃冷食。目前主要需要的是心理上的调整。依我看,你到国外很多年,取得相当的社会地位,可能已经适应了那里的生活方式。但有一点,你的内心始终未能加入融汇到那个社会之中去。你的心理结构实际上还游荡于那个社会之外,缺乏真正意义卜的沟通。这种心理上的不适应,造成你目前身体上的某些症状。”
患者表示同意。她说到欧洲居住多年,与外国人结婚并有两个孩子,生活富足而稳定,但心理上始终未能适应当地的社会环境。对于当地的人际关系、人文背景、家庭结构、社会观念、处世哲学等等,总感到有某种心理上的不适应。虽然和爱人友好相处,但都忙于各自的‘箨业与成功,感情上总有点“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觉,缺少更多的心理上的通融。孩子都已长大自主,另立门户.家中难免有些孤单。虽然事业上的成功,有众多的祟拜青(因为是社会活动家),但在说教之中,有时感到力不从心,很难达到心心相通。
半年后她来信说:“月前在北京成了您的病人,无意中相识.甚觉欣慰。回××后,我十分认真按时吃药,感到身体在好转……
真是谢谢您,说的十分正确而恳切。不过象我这种作了一辈子书的人,除了提笔为文好像对别的全外行。当然,我生活里一些根本的矛盾没法子解决,心境就难以真正得到疏解。如今我正在修炼自己,把俗事看淡,好好保养身体,希望渐渐能好转”。
按语:此案开始时虽然不知道患者背景、家庭及工作情况,但从尺脉形态上入手,分析出其与周围缺乏沟通的心理障碍。
这种缺乏沟通实际反映在两方面。一是未能得到周围环境及亲情的充分关怀,作为家庭来说,缺少更多的温馨气氛,这从她后来介绍的家庭背景情况可以得到印证。但其是个自强奋斗的人,这点可以造成心理压力,并未能形成更大的心理伤害。二是由于种族、文化、信仰等多方面原因,使其不能真正从心理上融入当地社会,形成心理上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感觉。如此,造成身体上的不适也就理所当然了。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0771-588-306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lvyin5870566@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