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热线咨询中的社会性别分析
妇女热线咨询中的社会性别分析
雷湘竹
改革开放给广大妇女带来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生活方式和婚姻观念的变化,妇女心理压力的问题日益增多。妇女热线的志愿者主要运用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巧对遭受心灵重压的女性进行心理抚慰,缓解其心理压力。
实践证明,作为妇女热线咨询员除了心理辅导的技能,应该具备社会性别的理论,能将“来询”妇女的问题放在性别的框架中进行分析,唤起其主体意识,发掘内在的潜能,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妇女深层次的问题,帮助她们走出心理困境。
一、社会性别——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组织方式
“社会性别”(Gender)是在西方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中出现的一个分析范畴。这是许多女权主义理论家在探讨性别角色和妇女受压迫地位的关系,追寻性别角色形成的过程中提出来的。盖尔·卢宾最早提出“性/社会性别制度”的概念,“性/社会性别制度是社会将生物的性转化为人类活动的产品的一整套组织,这些转了的性需求在这套组织中得到满足”。她指出,社会性别并非隶属于整治、经济等其他社会制度,而是与他们并行的人类社会制度之一。可以说,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社会性别化的过程。社会性别的跪翻无处不在,它潜移默化地形象着每个人的成长。同时,“社会性别又是表示权利关系的一种基本途径”。王政指出:“中国的社会性别制度就是男尊女卑。”“在文化的层面,社会性别的等级含义会不断被调动起来,被各种文化和只是生产生产者复制,从而不断巩固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观念”;而每个人在塑造自己的主体身份的时候正是在受到无处不在的社会性别观念、语言、符号等强有力的影响下完成的。这个过程是那样的自然,使得人们对这个过程没有理性和意识层面的认识,人们自然地认同了社会对男人和女人的规范。小男孩在幼儿园就只做那些像男子汉的行为,否则就会被同伴笑话。不少的知识女性在家庭和事业的选择中常常宁可放弃事业等等。甚至在政府和各种权力机构的决策中,也是如此,很明显的男女同工不同酬的问题。
解读社会性别立论,了解了人的主体是社会性别化的这一事实,我们才有可能深入分析男女两性的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审视社会文化中的各种性别偏见和歧视并对其进行批判性思考。才有可能帮助各类求助妇女分析那些已经内化了的性别观念的影响及对主体身份的塑造;才有可能帮助妇女对不平等的待遇提出置疑,而不再视其为理所当然,从而逐渐改变妇女较低地位这一现状;才能更多地鼓励人们在恋爱关系中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而不是强调男性的主导地位。
二、社会性别——妇女心理挫伤的分析工具
社会性别观念影响着每个男人和女人,在今天仍然有想当多的女性还是将婚姻作为改变自己命运的工具,认同女性依附的角色;想当多的女性认同社会文化对女性美的规范,不断地对自己的身体进行约束和改造,使自己变得苗条和性感。相当多的女性承担了大量的抚养、教育子女的任务,而父亲在教育中常常是缺位的。以上种种,常常使妇女内心非常矛盾和痛苦,却又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深陷其中,无力解决。在妇女热线的咨询个案中,相当多的心里问题是由于社会性别文化对女性的多重要求,使其心理矛盾冲突加剧而导致的。突出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第一,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
受传统社会性别文化的影响,女性在现代家庭中的从属地位依然存在。许多女性除了工作,还要照顾孩子,“天经地义”地“承包”所有的家务劳动,这无形中增加了女性的工作量。现代生活中的女性在这双重压力下,其心里负荷和劳动强度都明显比传统家庭增加。一些女性知识分子常为如何处理家庭和事业的问题电话咨询,她们当中不少人常常为了丈夫事业和孩子学业,放弃学习深造的机会;而当妻子比自己丈夫的事业更成功时,常常让对方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从而会处处给妻子脸色看。某女士对我们说:“我现在很苦恼,丈夫没有什么事做,在外我要好好工作挣钱,回到家一堆的家务等着我,他还常对我发脾气。”
她的丈夫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他原有的性别观念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当他无法释放这种压力时,就将怨气撒在妻子身上。我们在充分理解妻子的基础上,帮助她分析其丈夫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让她理解丈夫也是传统性别文化的受害者,而不是真的不爱她,建议她和丈夫好好沟通。后来问题的道理解决,现在他们的家庭生活较为和睦。
第二,社会对两性的忠诚的双重标准,给女性带来较大的心理困扰。
女性要忠诚于丈夫,而男性寻花问柳则是“理所当然”的特点而不是缺点。对于男性的这一“特点”,做妻子的要能睁只眼闭只眼,只要能保证的有一个完整的家就算了。在这样的处境下,女性压抑了内心的不平,委曲求全,还要恪守“妇道”,其心理压力也容易超负荷而导致心里健康问题。
曾有以为妇女在咨询时哭诉自己的丈夫无视自己的存在,甚至在自己面前谈如何与别的女人交往,她觉得自己度日如年,可为了女儿还是忍着没有离婚。妻子十分贤惠,对家庭忠心耿耿,可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冷漠和精神折磨,这实际上就是人们说的“软暴力”,与殴打等暴力行为性质没有太大区别,特别其丈夫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丝毫的反省,可见其已深受男性性别优势的毒害,且其道德水准也较低,这样的人如果妻子没有能力改变他,还留在他身边就只能折磨自己。
将问题导入性别分析框架进行交流,让夫妻双方明白婚姻和家庭要靠双方的忠诚来维护,而不能只是一味地要求一方委曲求全,希望能双方互相理解和尊重。该女士渐渐清楚了导致目前状况的原因,也明白如何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此外,忠诚的双重标准还表现在贞操观上,许多所谓“成功”的男性在变相地实行“多妻制”的同时,却对女性的贞操念念不忘。一些女性在被人强暴之后不敢报警,害怕被世人不耻,我们的社会常常不去谴责这些上海女性的人,却常常认为是女性的穿着过于性感以致有招惹男人的嫌疑。这种极端不公平的舆论其实质就是性别歧视。我们在咨询当中,要帮助当事人认识事件后面的理念,从而具有更强的“自我赋权”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社会对女性身体的控制较大地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
在热线中,常有年轻的女孩打来电话诉说自己以为相貌不够漂亮,身材不苗条而未能找到理想的单位,或因此找不到男朋友;还有的妇女咨询丰胸的情况,非常渴望去做手术,觉得只有这样才可能挽救婚姻。
为什么所有的女人为都将目光都几种到这样的主题,即“瘦身”、“丰胸”,要去塑造充满性感魅力的“苗条身材”?人们说是因为她们爱美。可真是如此吗?爱美的女人为什么会统一地爱“瘦”呢?女人的身体,对男人来说是有观赏价值的身体,它收到关注只因为它的装饰性,而不是因为妇女声明活力和健康状况。人们向女性传达这样的信息是:性感、苗条才富有吸引力。女性的身体实际上变成了被动的性感展品,当作被观赏的对象。但相当多的女性也都这自然地参与到这一过程而不自知,常常造成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巨大伤害。对女人来讲,这是极不公平的,毕竟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不一样的,美的标准也应当是多元化的,如果仅以某一标准来衡量所有的人,多数人的身体则都是不美的。我们对男性的身体能够宽容,为什么不能对女性的身体也更宽容一下。对女性身体的不尊重其实就是对性人格的不尊重。我们在咨询中要针对这一点与来访者交流,使其能更好地接纳自己,包括自己的身体。
在将社会性别融入妇女热线咨询过程中应当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能只强调社会性别这一单一视角,应当与其他如阶段、种族等分析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二是要理解来访妇女的困扰,对其传统的性别观念要给于接纳,而不是视其为落后,不能急于求成。
作者系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
广西绿荫妇女咨询中心
(文章收录于2008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编的《八桂因女性而美丽》丛书之五:<探索的足迹——广西妇女理论研究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