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病的“病人”

6

没有病的“病人”

1.来访者基本情况
小蕊,女,工程专业大一学生,独生子女,来自省外一座小城市,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过得比较顺利,胆小,性格温和,朋友较少。
2.主述
我从小学到大学都比较顺利,学校离家也不远,没住过校,爸妈都是学校的,上学时每个老师都认识我,因为成绩好,他们都很喜欢我,同学们很羡慕我,经常围着我转。上大学后,好
像没有什么优越感了,成绩一般般,老师基本都不认识我,同学更是形同陌路,不过生病的时候倒是挺关心我的。以前我身体一直很好,没得过大病,最多就是个感冒发烧。刚上大学一两个
月时都挺健康的,后来就不行了,感冒发烧是家常便饭,而且还常常得一些怪病,有气无力,头脑发昏,厌食,同学、舍友轮流陪我到各大医院看过,都说我没病,是心病。寒假一回到家,
我的身体居然又好了,一个多月都很健康。可是收假回到学校又不行了,各种怪病又开始发作了,我想大概是我水土不服吧。一生病,自己就特别脆弱,很想家,很想爸爸妈妈,有他们的照
顾我的身体就不会那么差,学习也不会跟不上。现在,我想退学,回去重新考我们那儿的大学,可是,毕竟我都读了快一年了,就这样放弃太浪费时间了,我要怎么办呢?
3.原因分析
表面上看,小蕊的问题是因为身体原因想退学,但又有些犹豫,陷入了抉择的苦恼之中。实际上,她真正的问题是不能够适应大学的生活。小蕊原来很健康,可到了大学之后经常奠名其
妙的生病,经检查没有任何器质性问题,她的病其实是心病。
(1)通过生病引起别人的关注
每个人都有寻求他人关注的心理需求,小蕊从小就是家人关注的焦点;来到大学后,没有人再像从前那样对她关怀备至,加上她不太会与人交往,朋友很少,从而感到被忽视、被孤立、
被排斥。一次小蕊体育课上摔伤了,得到班主任、辅导员和同学的极大关注,每天都有人安慰她,帮她料理日常生活,让她觉得自己是个“焦点”了。可她腿伤好了以后,同学和老师的问候
渐渐少了,她又产生了疏离感,后来她不小心传染上了重感冒,发高烧,同学和老师把她送到医院,给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她又一次感到自己成为“焦点”。几次患病的经历强化了生病就能
引起别人对她关注的观念,在有意无意中,她就开始不注意身体,经常生病,以此来成为老师和同学关注的焦点。放假回到家中,父母对她的关注是无条件的,她不需要生病就能获得,因此
假期她的身体就很好。
(2)病人的角色是她逃避挫折的一种方式
小蕊从小过得比较顺利,又在父母身边长大,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由父母来解决的。而到了大学之后,远离父母,要独自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小蕊独立生活能力差,处理问题
的经验少,而她又比较好强,不愿意承认失败,不能接受自己不如别人,生病就给了她一个很好的借口,可以用生病来逃避竞争,躲避生活中的棘手问题,得到别人的帮助。
(3)“生病”是她人际交往的一种病态方式
与同伴交往,归属于某个团体是一种心理需求。纽曼认为,进入青年期的一个特点是处于“群体归属感”和“疏离感”的危机中。被同伴所接受,就会产生归属感,如果被排斥就会出现
疏离感。来到大学后,班集体的概念相对中学弱化,小蕊没有找到一种归属感,她不太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朋友少,缺乏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而生病给了别人和她一个相互沟通的机会,找
到了集体归属感。
4.辅导策略
解决了小蕊的心病,退不退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更重要的帮助小蕊从危机中走出,收获心理上的成长。
(1)认识真正导致自己生病的原因所在
小蕊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不是解决退学与否的矛盾,而是要处理成长中的矛盾冲突。在咨询中,对小蕊生病的痛苦深表同情后,我问她“生病有没有给她带来什么好处?”
,她很惊愕,在我的启发之下,她找出了因为生病而获益的许多方面: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失败了有借口、不需要参加什么比赛、可以不上课等等,通过这样的分析,她领悟到自己陷入
了利用病人角色获益的错误观念之中,她许多时候所得的怪病不过是逃避现实责任的一种方式,而不是身体上出了问题。小蕊明白了,退学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只会让自己变得更糟,陷入
频繁的转学矛盾中,只有解决本质的问题.才能使自己快乐地生活。
(2)挖掘自身资源,走出病人角色
首先,小蕊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不再充当病人,以其他积极的方式来满足交往的心理需求。同时接受改变所带来的冲击和波折,因为改变可能会暂时给她带来孤独感、挫败感,导致她重新退回到原来的行为模式当中。然后定下具体的改变策略:先规定自己在一周内不能生病,如果生病就惩罚自己,并且不能够寻求任何人的帮助。如果完成目标,就奖励自己。这一阶段顺利完成,就过渡到下一阶段,两周、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其次,找出小蕊可以满足交往需求的其他方式,比如她歌唱得很好,可以参加学校校园歌手大赛,在同学聚会、班集体活动中展示;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上关心舍友,因为友谊的获得是双方相互给予,你付出了才会有回报等等。学习一些人际交往技巧,用正常的方式获得同伴的友谊。
(3)减少老师、同学对她的过度关注
小蕊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外界因素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搅动滋生她不良观念和行为的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与小蕊咨询的同时,我与班主任、辅导员沟通了小蕊的情况,并建议她们在平常多关注小蕊,安排一些班上的活动让她完成,而在她生病的时候,少关注,甚至不关注,以此减少小蕊从病人角色中的获益,不再将生病作为引走关注的手段,帮助她学会自己应对困难。
(4)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小蕊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使她对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没有信心,产生逃避的念头。小蕊首先要认识到,问题不会因为逃避而消失,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的解决任何一个问题,有些责任是自己必须去承担的……同父母商定,遇事时父母可以提建议,但最终必须由自己做出决定,并承担行为的后果。
一段时间的咨询过后,小蕊的身体渐渐好起来,面色红润,人也变得开朗、阳光了,参加了校园歌手大赛得了第二名,在掌声中,我看到了她幸福的微笑。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0771-588-306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lvyin5870566@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