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成“妈开会”,爸爸都去哪了?一个内心富足的孩子,都有一个这样的爸爸
孩子要开家长会,你家一般是妈妈去?还是爸爸去?
最近,一则新闻报道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烈讨论。
一位四川成都的小学生家长张女士,说自己去给孩子开家长会,推门一看,
成都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李玎玲老师表示:
很多网友表示,这就是现实:
爸爸都是甩手掌柜,上班忙都是借口;
一结婚,家庭责任大部分就落到了女性身上,开家长会这事妈妈去就显得“理所应当”。
也有一些妈妈表示:
开家长会这事,还是得算性价比,爸爸一般收入都比妈妈高,请假不划算。
也有妈妈觉得“爸爸去开家长会”不是一件必须的事情:
大部分都是妈妈去,爸爸去了反而不自在,就不再去了。
同时,也有人提出疑问:这样的小事也值得上热搜?
我想,可能也只有妈妈才会明白,就是这样的小事构成了一个家庭的现实生活。
还有一点就是,“家长会成妈开会”可能只是一个小切口,剖开的是爸爸在孩子的成长中长时间、经常性缺席。
有没有爸爸的陪伴,孩子的成长真的不一样!
幸福的孩子离不开爸爸的陪伴
国外的一名爸爸,用视频记录了孩子每次开学的第一天,从幼儿园到高中,坚持了13年。
“你上几年级了呀?”
“你几岁了?”
“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对新学期的期待是什么?”
整整13年的时间,爸爸始终陪伴着女孩,见证着她的成长。
长大后,女孩甚至将这一天定为“冰淇淋日”,因为这是非常甜蜜非常幸福的一天。
湖南有一对双胞胎,一个叫赵稞,另一个叫赵棣。
兄弟俩来自湖南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父母都是大山里的农民,没什么文化。
但最终,兄弟二人却分别以687、685的高分被清华和北大录取。
谈及取得的成绩,他们认为应该归功于父亲:
虽然父亲不能在学习上给予任何指导,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瓶颈,只要有父亲在,便感觉身后有了依靠。
高中三年,每个周末父亲都会从农村老家,赶往县城,跟两个孩子谈谈心、说说话。
有一次,因为大雪封路,没有班车,父亲没能履行每周见面的约定,便请求老师发一则关于孩子的视频,并且告诉孩子父亲一直都在,下周一定去看他们,有啥事就说。
他们有坚持、上进的底气,只管往前走,因为知道背后有温暖而坚定的依靠。
父亲缺席的童年
是孩子永远的短板
50%的爸爸在一天之中,与孩子互动的时间不到1小时;30%以上的爸爸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20%以上的爸爸认为陪伴孩子不重要。
在《父性》里有这样一句话:
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少爸爸的陪伴,将是孩子永远的短板。
给孩子质量高的
“专属陪伴时间”
我们总以为孩子占据了生活的全部,但其实在我们的生命中,他们占据的比例,只有这么一点点。
肯定会有人质疑,到处都在宣扬“陪伴”的重要性,可谁不知道陪伴重要呢?对于大部分普通的家庭来说,整日为了生计疲于奔命,时间必须用来赚钱活命的,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来给孩子足够的“陪伴”?
这一点不得不承认——真的很难做到工作和陪伴共存。
但回过头一想,这不是忙不忙、空闲时间多少的问题。能陪孩子的时间有限,那就尽可能让自己的陪伴更有效。在有限的时间和繁忙的工作中创造条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陪伴孩子。
孩子需要的不是陪伴的“绝对时长”,而是质量高的“专属时间”。
孩子的心愿其实很简单。
爸爸只要能做到每天或定期给予孩子优质的专属时间,不管长短,这就已经能避免孩子会感受到“为啥爸爸总是有工作要忙,没时间去给我开家长会”这样的心情了。
真正的陪伴,不会在于时间的多少,而是在于付出了多少的真心。
(本文转自:婚姻与家庭杂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