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心理健康:南宁心理学分享会 精彩视频
第七期心理健康:南宁心理学分享会 精彩视频
“心理健康:南宁心理学分享会”由广西社会心理学会原秘书长、南宁知名心理咨询师曹钧盛老师组织,主要面向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士及相关爱好者和受益者,介绍心理健康咨询与治疗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体会,每月举办一次,让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士有一个高质量的学习与交流平台,让普通老百姓认识心理健康和靠谱的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与机构。
第七期分享会成员集体合影
分享会的听众对咨询个案的诊断、评估与咨询师自我保护的主题普遍挺感兴趣。对于个案及团体临床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而言,对来访者的评估、诊断以及伴随而来的自我保护差不多是第一位的事情,也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化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期特别邀请了长期在区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广西最早一批资深心理咨询专家赵玮琳老师,以及具有丰富专业训练、专业教学与临床实践经验的蓝斌老师,来分享他们在“诊断、评估与咨询师自我保护”上的非常宝贵的经验体会与学习心得。
个人简介:
赵玮琳:
1982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同年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至今。
1982~1998年神经内科工作,
1994年兼职心理咨询。
1998年到广州中山三院精神科进修半年,便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至今。
蓝斌:
主治医师、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曾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曾就职于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广西医科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医务部等。
硕士研究生师从甘一方、郭延庆、胡佩诚和刘建成老师。
专长:神经症、性心理、儿童心理咨询
主持人:青梅、钧盛
常见精神类疾病的诊断与识别要点——赵玮琳主任
1、生物医生:诊断、用药 + 心理咨询头脑
2、文革时期,心理咨询被批判为“唯心主义”
3、1983年去学习,自己有精神病学的底子在,就进入医学模式的训练,来学习心理咨询。
4、病人很喜欢的医生,有亲和力,给人安全感。“你坐在那儿,不说话,就是很好的治疗。”(人本主义)
5、医生诊断不能于心不忍,出于心软往轻里说,可能会耽误病人及时治疗,使病情严重。
6、心境障碍 = 情感性精神障碍
双向障碍 = 躁郁症
7、恶劣心境(神经性抑郁)
8、精神病学依然是症状学诊断,需要收集患者大量的症状和数据来判断。
主要内容:
一、抑郁障碍分类及识别
1、肾上腺素降低,人会动力不足
2、多巴胺让人快乐
3、五羟色胺减少,人会郁郁寡欢。
4、抑郁症病人真的很辛苦。有时家人不理解、各种指责,让他们更加痛苦。
5、抑郁症患者不是不能做心理咨询,而是一定要在医学帮助下做。
【用药+咨询】
6、抑郁症患者,只要确诊,最好就要用药,有副反是正常的,一般坚持2年。
7、心理测验标准还是很有主观性,但还是要去问诊。你自己对照症状来看、哪怕你全部对上都不能下诊断。这可能是对担心自己得病的一种焦虑。
8、躁狂病人很危险,他可能从很开心、兴奋的状态,突然就变得很愤怒、很失控。容易鲁莽行事(如挥霍、不负责任、不计后果),给别人或自己造成危险。
9、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非成瘾物质所致躁狂(如喝酒、吸毒)以及肝功能受损早期病人。
二、焦虑障碍分类及识别
1、一个诊断为惊恐障碍病人死亡的例子。
心理医生真的要保护好自己,即使自己能诊断,也要另外请一个医生会诊,以防不测。我从来不下死诊断,只说“排除……后,考虑……”,因为有些严重的病在早期你真的发现不了。一旦你诊断有误被告或被定为医疗事故,作为医生的职业生涯就没有希望了。
2、焦虑和抑郁就不一对亲兄弟,总是如影随行,当然也是可以区别的。
3、你是不是一个容易着急的人啊?你遇到事情是不是容易紧张啊?…… 四个问题
4、恐惧和焦虑的鉴别
三、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1、有些患者的症状似是而非、模糊不定。因为谁也不是按教科书来生病的。
2、精神分裂症很少40岁以后发病的,如果40岁以后才发病,考虑其它或器质性问题。
四、人格障碍
1、我比较喜欢“去诊断”,但容易吸引重症病人。
2、边缘性精神病,司法鉴定太难做了,而且每一种人格障碍里面都有一点边缘性的影子。
五、其他与防护
1、必须承诺在咨询期间不自杀
2、写详尽的咨询记录
3、“信访人员大多数都有偏执性精神障碍”这种话是不能在公众场合下说的。也不要在家人面前讲心理学,这都是“语境”的问题。
4、“心理援助”,也暗藏着“你要支持我”的语境,会失去中立。
心理咨询师三大危险:
1、来访者自伤
2、咨询师被伤害(身体的、司法的)
3、移情(尽量去个性化、职业化、避免移情)
心理咨询的风险和咨询师的自我保护—— 蓝斌老师
一、心理从业人员可能面对的风险:
【心理工作者出于不受保护的位置,精神卫生法没有保护心理医生的规定;国内保险也只有给执业医师的保险。】
1、误诊、误治风险
2、法律风险
无法进行反向举证的职业风险
没能及时告知家长和相关机构
不能辨别诈病归属司法
忽视行规造成职业风险
“聊”与“疗”的辩护之争
3、人身安全的风险
4、甚至自己家人可能遭受的风险。
职业监管无力,有很多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自己规避。
“三查两对”
第七期分享会现场答疑
本活动联合发起人:
南宁市心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泰炯教育
康特诺心理健康咨询
心动力心理咨询
灵曦心理咨询
智睿教育
广西大学心理救援队
南宁市青年社会组织发展中心
柳州紫荆花心理咨询室
静观正念健康咨询公司
广西绿荫妇女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