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抑郁,父母该如何陪伴

一天下午,我接到了一个孩子的电话咨询,女孩声音低沉,听上去似乎有气无力。当我问她在哪里打电话的时候,她回复说在家里。根据这孩子的自诉,我对她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被医生诊断为重度抑郁,一直在服药,也一直在上学。可是,服药一个月后,身体突然出现严重不适,她就请假在家休息了几日,妈妈见状,未征询医生意见,自作主张给她停了药。让她最难受的是,父母似乎不太关心她的生命状态,一个劲要她去学校上课,而她坚决不想去学校。

通过倾听与交流,我真切感受到了女孩非常渴望父母的理解与支持,遗憾的是她父母没能给予心理支持,我不由地非常心疼这个孩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父母对孩子心理状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通过对众多学生心理个案的访谈与分析评估,我们会发现,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时,有些父母会像上述案例中女孩的父母那样不能有效支持到孩子。父母由于缺少一些心理知识,往往很难体会和理解孩子的状态,恨不得一把把他从泥坑里拽出来。其实这个孩子可能是腿软无力真的站不起来。如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心理困扰,就算强迫着孩子回到“正轨”,他可能还会处于更困难的境遇。

那么,父母该如何陪伴心理出现状况的孩子呢?我认为,父母们可以关注以下几方面:

坦然面对,不回避

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对父母来说可能也是一件很难去接受的事情,但是消极回避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在这样一个当下,父母是比孩子有力量的人,我们需要去坦然面对。一方面,要及时带孩子就医,获得科学的治疗方法,指导和督促孩子按时服药、定期去医院复查、不要讳疾忌医、擅自给孩子停药或减药;一方面父母可以去思考一下对于自己的孩子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教养最为得当。父母可以和孩子就读学校的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密切联系,更多地了解孩子的状态以及遇到的困难,当然父母也可以求助专业的力量,陪着孩子走进心理辅导室,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困扰并及时给予帮助。

和谐关系,少控制

根据对临床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患有抑郁或焦虑等心理病症的孩子,往往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太和谐。例如,有的父母习惯对孩子进行心理控制,对孩子管得多,限制得多,久而久之,孩子内在压抑情绪会严重。也有的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无论孩子有没有进步,父母都熟视无睹,久而久之,孩子的价值感就会缺失,缺乏自信。因而,父母需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平等地和孩子进行沟通,耐心倾听孩子,允许孩子大胆表达,特别是负能量的东西,也要鼓励孩子表达出来,不要让孩子将负性情绪久压在心。特别要注意的是,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如没有意愿,就不要去强求,等孩子想说话了,父母要先倾听,建立和谐稳定的关系,再告诉孩子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改变。

稳定情绪,少担心

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父母出现担心焦虑情绪是正常的,但,不能过度陷在负性情绪里不能自拔。因为情绪具有传染性,当父母陷在担心焦虑情绪里,孩子也能感受到担心焦虑情绪,这,将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康复。父母稳定好情绪,用稳定的状态面对和陪伴孩子,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可以走向心理健康的天地中,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积极的暗示。同时,还有一点很重要,父母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不要把所有的目光和精力都投注到孩子身上,可以全力投入工作,焕发工作热情。也可以培养一个业余兴趣爱好,例如跑步、打球等。当父母的生命之花越来越美丽,相信,孩子的生命状态也会越来越稳定。

弗洛姆说,爱是一门艺术。科胡特说,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祈愿上述案例的中的女孩父母能及时调整状态,找到合适的方式陪伴女孩早日走出抑郁的天空。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0771-588-306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lvyin5870566@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