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厌学情绪的心理疏导

青少年厌学情绪的心理疏导

一般来说,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厌学的情绪是学生心理问题常见的表现。厌学是由于学生对所学课程或授课教师产生心理不相容而形成的消极情感的外露。具体表现为:对学习无兴趣、上课注意力分散、不认真听讲思维缓慢、情绪消极、作业拖拉马虎、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下、考试及作业错误率高、学习不主动等。长时间的厌学,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个沉重的负担,从而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也会使家长非常苦恼。

青少年厌学情绪的心理疏导

厌学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学习兴趣或找不到学习的目标。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学习进人高能状态。研究揭示,当人处于积极、乐观、愉快的时候,脑波呈现a波,a波是大脑处于最佳功能态的标志,这时的学习是高效的。在浓厚兴趣推动下的学习活动,一旦成功,就会产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喜悦感,进一步强化了学习的需要,学生将会采取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

青少年厌学情绪的心理疏导

苏联心理学家索洛维契克认为,心理准备在形成学习兴趣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如果从心理上预先喜欢某个内容,相信自己一定会对目前正要做的工作发生兴趣,并且精神振奋地着手学习,学习兴趣就会调动起来。比如你平时对化学完全不感兴趣,在学习化学的时候,你可以告诉自己:“我从现在开始要真的喜欢化学了,我将高兴地去学习书中的一切,并愉快地完成学习计划。”

我们可能有过摘果子时的体验,若果子太高,会使人望而却步;若果子唾手可得、则会使人丧失兴趣,而“跳一跳,够得着”,最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学习也是如此,内容太难和太容易都会引发厌学情绪。在安排学习内容时,要注意难易适度,以经过一定努力后能够掌握为宜。同时,还应当善于在己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并把新知识纳人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这样才能调动起自己的学习兴趣。

个人如果长期无成就感,就不可能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在学习中老是受到批评、指责,那么他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厌烦和畏惧情绪。在这一点上,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没有成就感的原因,是学习闲难而造成的,还是家长期望值过高造成的。如果是家长的过高期望值造成的厌学,就要立即降低对孩子的期望,让孩子经常有成功的体验。一旦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厌学的情绪自然就会消失。

对于懒惰、没有毅力而产生厌学的学生,一方而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另一方面要制定具体的计划来培养良好习惯,克服懒惰、无毅力这种消极心理。家长每天要检查孩子的作业,对孩子末完成任务决不能轻易放过,要以强有力的外在措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就会改变厌学的态度。当然每个孩子都是个性化的人,具体方法还需要因材施教。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0771-588-306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lvyin5870566@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