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成年”了吗?

你成年了吗?

近期遇到两个很类似的个案,让我颇有感想。一个是因为没法正确认识“我”与“母亲”之间的个体关系而导致自己的婚姻出现不少问题和矛盾;一个是因为在职场中不会拒绝而给自增添诸多烦恼和困扰。

 

大家都怎么了?

心理学上经常会强调一个人的“自主性”问题,是指个体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动机、能力或特性,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主宰和承担,即做自己的主人。“自主性”是我们观察一个人心理发育程度的重要指标,“自主性”越强的人,心智越成熟,同样也具有更多的灵活与自由,反之,则是心理越幼稚,缺乏自由和独立性。很多人认为,做自己的主人并不难,我们身边绝大多数人也都在拥有并执行自己主人翁的权利,能够绝对主宰自己的躯体,但不得不承认,缺乏心理及精神层面自由的人比比皆是,他们的灵魂被他人所绑架而失去自由,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禁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数不尽的苦恼。

正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所言,“自由”都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最终追求。然而,自由是什么?是想干啥就干啥吗?还是不想干啥咱就不干啥?从跟多案例经验中我们发现都不是!我们人类灵魂深处真正需要的自由,是一个健康完整的心灵。

一个人要确实长大成年,真正做自己的主人,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层面的自由:

一是具有自己做主的自由,不为他人意愿而活。换句话说,要有说“不”的能力,强调的是自我边界的完整性。自我边界不完整的个体其心理层面仍处在于共生阶段,尚有分离任务未被完成。轻度的自我边界不完整常表现为不会拒绝他人、害怕别人失望、习惯性迎合他人等讨好型人格的特点;重度的则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下意识把自己当做满足他人需求的工具,只有通过满足他人才能获得存在感和价值感等。

二是具有敢于求助的自由,能够轻松进入关系中。也就是说,个体能够信任他人、不害怕被拒绝的能力,强调的是个体走向他人的能力。信任往往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冒险,能够向他人提出邀请,向别人传递“我需要你”,这需要足够的心理能量才能完成。真正的“心理成年”,是个体能够正视自己的脆弱,放下防御向他人建立协作关系。

三是具有对自己负责的自由,能够独自承担责任。即个体能够为自己承担责任的自由和能力,强调的是父母功能的充分内化,使自己具备养育者的功能。这阶段发展不足,个体往往停留在停留在“心理幼童”的阶段,潜意识里一直认为他人应该为自己负责任,常在关系中表现出习惯性的指责、抱怨、讨要、索取等,反之,个体则能够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并且可以对亲密的关系付出和给予,真正达到心理上的成年人。

倘若一个人可以达到这三个部分的自由,个体才算拥有了人格独立的原始资本,即成为自己主人的人,才拥有真正意义上心灵完整的人。

自由_副本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0771-588-306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lvyin5870566@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