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资讯简报 第19期
左定超表示,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社会现象要引起高度重视。中国离婚率连续十二年递增,闪婚闪离现象增多,家庭责任感淡薄。单亲家庭数量上升,单亲子女人数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拒付抚养费案件以及遗弃、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案件数飙升。女大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导致的事故频发。媒体上屡屡曝出女大学生遇险事件,有的“搭错车”上了陌生人的当;有的是误信网友而涉险……
此外,年轻男性成为艾滋病发病高危人群。比如贵州省,截止到去年9月,全省报告经性途径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学生共426例,占感染者和病人总数的2.1%,在经性传播感染的学生病例中,男性占96%,女性占4%,在感染的男性学生中,以经男性性行为传播为主,占70.7%,经异性途径传播占29.3%。低龄男学生感染艾滋病,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受到社会上一些男同诱引,二是出于好奇、赶时髦心态偷吃禁果,又未采取安全措施。因此,应加强对青年学生的艾滋病的知识和防护技能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引导他们正确、健康看待性关系和性行为,尽量避免高危行为。
目前大中专院校主要通过一些临时性的讲座、宣传橱窗等形式开展性健康和社会安全教育,对学生积极、健康的性观念、恋爱观和婚姻观的培育还重视得远远不够,使得中国青少年在人生大课堂上知识结构严重失衡。左定超委员认为,作为人生重要内容的性健康、婚姻和家庭矛盾的应对沟通技巧、家庭法律知识等是需要进行专门了解和学习的。因此他建议在大中专院校专门开设公共必修课程《性健康与婚姻家庭学》,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编写涵盖婚姻法学、教育学、心理学、性学知识的大纲或教材,对大中专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性健康知识、艾滋病预防、女大学生自我保护、社会安全教育、婚姻法学、家庭沟通技巧、亲子监护法律常识等内容的讲授。以系统性的学习和认知帮助青年学生针砭时弊,树立健康、积极、负有责任感的性观念和婚恋观。
左定超表示,关于课程考核形式,可以对其中识记性的性健康知识,法学知识加以考试。采取多种途径组织学生社会问题小组讨论,模拟家庭矛盾场景纠纷解决等方式进行平时的考核,然后综合评定成绩。
另外,“2016婚姻家庭幸福感调查”结果也表明,人们在选择伴侣时,往往更注重两人性格是否契合,心灵的交流是否顺畅,而没有一味地被外在的物质条件迷住眼睛。
事实上,这也是诸多伴侣所向往的一种两性关系,不相互攀缘,而是并肩而立,相互尊重,地位平等,分工协作。“2016婚姻家庭幸福感调查”结果亦显示出了公众的这种态度,“在您看来,哪种类型的夫妻关系更容易让双方有幸福感?”面对这个问题,过半受访者选择了平等合作与分工型,远远超出了选择爱情型、建设型、功利型等类型的受访者人数。
《社会与人际关系》杂志刊登的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佐证了上述选择。夫妻间牢靠的友情是婚姻长久的秘密,重视与伴侣的友情有助于拉近两人距离,能提高亲密度和性满意度。心理学家劳拉?范德狄福特对此解释称,在两性关系中,过分看重个人需求或欲望的人,很难保持长久、和谐的夫妻关系。浪漫夫妻关系的核心是友情,它在夫妻关系中起到“减震器”的作用,可以防止夫妻关系产生裂痕。
平等、分工与合作,恰恰是友谊的核心要素,重视夫妻间的友情可以巩固夫妻关系,给双方带来幸福感。
问题在于,老师和家长看不见孩子的专注。
表现一,忽视孩子的专注。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斥责:“整天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父亲显然忽视了达尔文在自然探索方面的专注天赋。
表现二,干预孩子的专注。有围棋棋圣之称的吴清源幼时酷爱下棋,但家贫,生计常无着落。舅舅要他学一技之长,他不干。舅舅很生气:下棋能当饭吃吗?这是对吴清源在数理逻辑方面的专注天赋的干预。
其实,孩子的专注品质与生俱来。作为老师和父母,既无须干涉,也不必评判。任何干预评判,对孩子的专注都是一种污染和伤害。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如实看见。
一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言:“对于这件事,你可以看,可以观察,但不要试图改变它、引导它,不要说什么‘不应该这样’或‘必须那样’或‘帮我克服它’,只要观察就好了。你改变不了那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那只鸟的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的快速流淌,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
为什么那么多老师和家长看不见孩子的专注?原因来自成人的焦虑和恐惧。
因为焦虑和恐惧,你看不见孩子盯着蚂蚁的专注;
因为焦虑和恐惧,你看不见孩子拆装玩具的静心;
因为焦虑和恐惧,你看不见孩子随意涂鸦的凝神;
因为焦虑和恐惧,你看不见孩子角色扮演的笃定;
因为焦虑和恐惧,你看不见孩子凝望蓝天的出神;
因为焦虑和恐惧,你看不见孩子阅读图书的安宁;
成人的焦虑和恐惧因何而生?因为爱!因为深爱,心生期待。因为期待,担心失望。因为失望,催生焦虑。累积焦虑,终成恐惧。而真正的教育,是从认识自己开始,最终迈向自我实现。认识自己的恐惧和依赖,认识自己的冲动和欲望,以道爱之,从清除妄念开始——
清除“孩子(学生)是我的”妄念;
清除“我为你活,你为我活”的妄念;
清除“你我不分,我们是一体的”妄念;
清除“我的梦想都寄托在你身上”的妄念;
清除“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妄念;
清除“你的生活就是我的生活,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的妄念。
清除妄念的直接效果,就是离家出走的孩子回来了;清除妄念的后续效应,就是初三毕业模拟考,孩子成绩上升了。
有人问,万一孩子不回来呢?这说明,我们还有更多更深的妄念需要清除;又有人问,万一孩子成绩没有上升,反而下滑了呢?这份担心,只会进一步催生你的焦虑,放大你的恐惧。
一句话,平静的心乃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第一道曙光。
“孩子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识,不仅要敢于面对挑战,还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分享会上,青岛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首席专家、山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王茹从社会用人角度出发,反观家庭教育,与家长们从心理、管理、价值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活动过程中,青岛墨尔文中学董事长助理辛学斐进行了《面向未来的教育》主题分享,不仅从现实出发,分析了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而且还与现场家长们互动分享,如何在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下,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为了能够让家长们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同时给学生更多的启发,主办方还特意邀请了现已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录取的辛子琪同学,就“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从时间管理、设定目标及自省力和学习力多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孩子平时表现还不错,但我真的很焦虑,想帮助孩子却无从下手。”记者注意到,在圆桌论坛上,焦虑、恐慌、苦恼、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是家长们的“通病”,而在场专家则从学校的学习、家庭的生活、社会用人、教育发展多个方向一一向家长耐心解答。
短短几个小时的家教交流会,不仅向家长们分享了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还促进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畅通交流增添了智慧色彩。
受访者中,与配偶是在读书时认识的居多,同学最终成为夫妻的比例偏高,20.1%的80后结婚的对象是自己曾经的同学。明星模范夫妻中,有不少从校园牵手到婚姻的,譬如陆毅和鲍蕾、夏雨和袁泉,都是人人羡慕的登对夫妻。能够从年少时的玩伴成为同床共枕的夫妻,深厚的感情基础是婚姻稳定的最大基石。很多“同学夫妻”彼此都是对方的初恋,“初恋情结”存在各个代际中,但随着观念的更新和现实的多变,越往后的代际与初恋结婚的比例越低,在结婚之前谈过几次恋爱的不为少数,“婚前同居”也渐成常态。80后(59.6%)、85及90后(57.8%)代际“婚前同居”最为普遍,他们在这方面破线开放,身边朋友出现婚前同居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另外调查还发现,不到四成的受访者认同“女方承担大部分家务而男方承担大部分消费”的观念,男人在外挣钱而女人在家照顾家庭天经地义。且相对女性,男性对自身的期待更为传统,认为男人应该赚钱养家,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同时尊重女方追求个人事业,这种想法迎合了“新大男子主义”却又区别于传统的“男外女内”,突出男性强烈的责任感、沉稳可靠、尊重女性的优点。其次,男女的性格对维持幸福婚姻具有很大作用,处事理性并善于控制情绪、拥有开朗幽默和浪漫细胞的配偶最受欢迎,最能给对方足够的信心和安全感,成熟的心智和开阔的心态的人才能更好地享受婚姻带来的幸福感。
广西婚调专家数据库简介
广西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专家库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组建,旨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有效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纠纷,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广西绿荫妇女咨询中心作为专家库管理的骨干单位,负责专家网络数据库部分的建设、网络宣传和管理工作。该数据库承载着首批专家的个人信息、在线交流、心理测试、专家联系预约等诸多功能,提供婚姻恋爱、夫妻感情、亲子关系、家庭矛盾、医疗卫生、矛盾纠纷调解、心理健康、法律求助等领域的服务。(请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就可以登录“广西妇女网”的《婚调专家》栏目就可以了解和预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