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庭三法则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语非常震撼:“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的家庭哪些地方相似?
家庭幸福法则一:妻子被宠爱
曾有一位爸爸向美国著名的脑神经科学家梅迪纳教授请教:教授,你告诉我,我怎样才能帮儿子考上哈佛大学?
梅迪纳回答说:从现在开始,你回家好好爱你的老婆。
教育专家孙云晓后来专门就此事追问梅迪纳:为什么您当时让那位爸爸回家疼老婆?
梅迪纳回答说:在美国,对学业成就的最佳预测指标,就是家庭情绪的稳定性。家庭情绪稳定性大部分可被妻子的情绪所预测。
简而言之:妻子情绪越稳定,家庭情绪就越稳定,孩子成绩也就越好。而想要妻子情绪稳定最好的办法,就是宠爱她。
生活在丈夫的爱中的女人,她的心是柔软的、温柔的、安定的,会宽容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会创造出一个愉悦温馨的家庭氛围。
相反,一个长期忍受着丈夫的冷漠、埋怨、暴躁的女人,会把这些负面情绪都转嫁给家庭里的其他人,一个家将从此不得安宁,怨气重重。
家庭幸福法则二:爸爸被尊重
在英国,流传着一个“女王敲门”的故事。
一次,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了架,丈夫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边问:“谁?”
维多利亚傲然回答:“女王。”
没想到里边既不开门,又无声息。她只好再次敲门。
里边又问:“谁?”
“维多利亚。”女王回答。
里边还是没有动静。女王只得再次敲门。
里边再问:“谁?”
女王学乖了,柔声回答:“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女人需要宠爱,男人则需要尊重。
爱默生·艾格里奇博士是著名的婚姻问题专家,在30多年的婚姻咨询工作中,爱默生发现了经营家庭和婚姻的真谛——爱与尊重。如果一个丈夫不爱妻子,妻子则不会尊重他,反过来,如果一个妻子不尊重丈夫,丈夫则不会爱妻子,于是婚姻就会陷入一个“疯狂怪圈”。
家庭幸福法则三:孩子被接纳
家庭教育指导师刘称莲老师曾遇到过一位不敢回家的小男孩。
当时正值期末考试,某小学五年级上午考的是语文。一个小男孩的爸爸妈妈早早就把饭做好了,等着儿子回家。眼看着别的孩子都回来了,他们的孩子却迟迟不见人影。他们找到孩子的时候,孩子低垂着头,正徘徊在学校的教室外面,似乎要进教室,又不像要进教室的样子。
小男孩的爸爸是个非常负责任的人,特意就此事找到刘称莲老师,问孩子到底怎么了,他应该怎么办?刘称莲老师了解到,这位爸爸平时对儿子宠爱有加,经常会带儿子出去玩,但是在儿子没考好的时候,就会打骂孩子。
于是刘称莲老师跟他说:“我深深地知道,你一定是爱你的孩子的,你对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是恨铁不成钢才做出来的。但是,你知道孩子对你的希望是什么吗?他一定希望在他不学习的时候你能够对他好,在他学习的时候,甚至考不好的时候你也对他好。他需要始终如一的爱。”
不能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孩子,这是很多父母的通病。可是在孩子眼中,幸福家庭的标准恰恰是能否接纳他。
家是唯一不需要理由就可以回去的地方;是让你觉得不管变成什么样,那都是能接纳我的地方;是就算你已经为人父母,在人生走到低谷时,还想回去父母身边重新获取力量的地方。
一个好的家庭应该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慰藉。如果一个家可以让妈妈获得宠爱,让爸爸获得尊重,却不能让孩子获得接纳,那家就不是完美幸福的家。
这就是一个幸福家庭应有的模样。
原文来源|: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
机构简介:广西绿荫妇女咨询中心是经自治区民政厅注册的正规性社会服务机构,成立于1999年,其宗旨是以科学严谨、专业化的心理学及社会工作理论为基础,帮助以广大妇女儿童为主的弱势群体提高社会适应、生活应对能力,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缓解精神压力,排除心理危机,摆脱情感困扰,自信、自立、自尊、自强,处理好恋爱、婚姻、家庭和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业务范围:婚姻家庭咨询、婚姻调解、心理咨询、亲子关系辅导、心理软件开发、妇女儿童维权咨询、妇女儿童及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
办公电话:0771-5870566
联系人:蒙老师;联系电话15078818823
黄老师;联系电话1307773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