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依赖他,就是不爱了吗?”| 从小“被抛弃”的人,该如何脱下防御盔甲?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展示出自己冷漠的一面?
感受不到自己的情绪,也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
在别人批评你的时候,你可以当耳边风听不见?
遇到和自己不同的意见时,很喜欢讲大道理?
其实,这些都是你的心理防御机制在偷偷起作用。
今天,想通过一位来访者的故事和大家聊聊:伴随着我们成长的心理防御。
注:本文故事已获来访者授权,并均已加工处理,模糊了隐私信息。
明明已经成了困扰
却感受木然
咨询室的一位来访者,一位职场女性,她在感情上和工作上都有不少困扰。
但和很多来访者不同,她在叙述自己的问题时,非常有逻辑,而且非常冷静。
给人带来一种错觉:我以为她在和我讨论一件别人的事。
她谈起她的感情:
“已经谈过几段恋爱了,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最近的恋情,也开始有危机:他说我从来不依赖他,他在我身上感受不到爱。”
她谈起她的工作:
“最近的工作也很难推进,感觉是我自己一个人在干活。同事说我太不会理解和照顾下属的感受,所以他们都不想配合我。”
“我不习惯依赖别人,也不会照顾别人的情绪,我本来觉得这并不是问题,但最近它们却阻碍我前进了。”
听她说完她的困扰,我略为沉默,问道:“想了解一下,你刚刚在说这些困扰时,有什么感受吗?”
“感受?没什么感受。”
“养育缺位”,
让她早早穿上“防御”的盔甲
恋爱危机、工作停滞,这些事情搁在大多数人身上,多多少少会有些不安或者焦虑。
但在这位来访者看来,这些只是“问题”,谈不上有“感受”。
每一件事情,都有它发生的原因。为什么她会没有“感受”呢?
大多跟她的童年经历有关——
小时候,她在外婆家长大,爸妈在外地工作,一年只回来两次。
因为长时间的不见面,她对父母的关系已经疏远。
6岁那一年,她终于回到了父母身边,在父母所在的城市上小学。
从小学起,她就非常努力学习,成绩总是位列前茅,是属于别人家优秀的孩子那类。
本以为会得到爸妈的赞扬,并藉此拉近和父母的距离,没想到爸妈不但不会夸她,更是挑刺儿般地对她严厉批评和指责。
比如,和全级第一名仅差1分,也会被他们数落一整个晚上。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长大,再加上小时候在外婆家的那6年父母的缺席,她不再期待父母的关爱,而且开始刻意与父母保持距离。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养育关系的缺位导致的心理防御。
父母在我们的童年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养育者角色。
好的养育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认知情绪,并学会表达自己的。
一旦养育缺位,比如像这位来访者,父母在她6岁以前,常年在外工作,很少起到养育角色的作用、和孩子没有较多亲密的互动,这会导致我们成年以后,缺少感受情绪的能力,也不懂主动表达内心。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在第一次的咨询中,她谈起自己的感情和工作问题时会没有任何感受了。
其实这是一种心理防御,就像一件盔甲。
它保护着她,帮她防住了外界关系对她内心的干预。
但心理防御也有一个弊端,它会防住我们自己,让我们无法走进内心感受真实的情绪。
心理防御的盔甲
总有不合身之时
这个“心理防御”的盔甲,并不是永恒的。
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不合身,甚至开始破烂。
渐渐地,它开始限制我们的成长。
可以看出,这个盔甲影响到这位来访者的前进了。
一次的咨询,来访者觉得还没解决到当下的困扰,于是她开始了定期的咨询:一周一次的频率。
这里补充一下:咨询关系就像一个较好的养育关系,是可以激活我们内心感受情绪的能力。
所以,随着咨询的进行,她对自己的感受觉察得越来越多。
在第5次的咨询中,明显感受到她与之前不一样,她开始有了情绪,而且比较激动:
昨晚和男朋友吵了4个小时架,本来已经挺糟心了。
没想到,在快睡觉的时候,公司打电话跟她说,她负责的项目出了很大问题。
那一瞬间,她感觉整个人像破碎的玻璃瓶一样,一片片散落在地。
她第一次有了崩溃的感觉。
明显看出,那个为她“防御”的盔甲已经撑不住了。
但换个角度来看,这是件好事,意味着她已经踏出了放下内心防御的第一步。
随后,咨询效果在她身上变得越来越明显:
当她开始有了情绪的感受之后,意味着她离自己内心越来越近,她能触碰到内心最为脆弱的部分。
而且在紧接着的两次咨询中,她都没有像第一次咨询那样,防着我了。
她开始敞开心扉,跟我诉说了之前没有说过的童年经历:
在外婆家那几年,每次父母离开都不带上自己,每一次父母都说“很快就会回来”。
一开始她是相信的,每天傍晚坐在外婆家门口等着爸妈。
一天天过去,也不见爸妈身影。
后来发现被骗,她觉得自己是“被抛弃”了,那种酸酸苦苦的感觉,涌上心头,很伤心,也很委屈。
后来长大一些,便对这个事情看淡了。
大概也是那时候,开始穿上“防御”盔甲:她不想再被这种感觉伤害自己了。
说到这里,她眼角泛着泪花。
等她把眼泪擦干,我问她:“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变了?”
她笑了笑:“我有感受了。”
是的,当内在的问题被发掘出来,表面的问题就不难解决。
后面的几次咨询,也让她发现了以前没有觉察到的内心情绪。
现在,这位来访者已经和男朋友和好,而且比以前更甜蜜。她和下属的关系也得到前所未有的破冰,同事说她变温柔了。
感情和睦,工作顺利进展,她自己也变化了不少:不仅能感受自己的情绪,还能理解身边人的感受了。
一个人只有在走进自己的内心、看清深藏内心的感受之后,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希望你也能在不断的摸索中,发现内心的自己,从而更有动力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本文来源于“壹心理”微信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